活塞式制冷壓縮機的操作程序
一:起動前的準備
活塞式制冷壓縮機在起動之前,應做好下述準備工作
1)檢查壓縮機冷凍機油的油位。油面線應在示油鏡中間位置或偏上。準確說,飛濺式潤滑的壓縮機油面應在示油鏡的1/3處,壓力式潤滑的壓縮機油面應在示油鏡的1/2處,檢查油質是否清潔。
2)檢查貯液器的制冷劑液位是否正常,一般液面在下視液鏡1/3至上視鏡2/3處。
3)對于自動化程度不高的大型老式設備,起機前應把壓縮機吸氣閥和貯液器出液閥的閥桿旋入到底。使之處于關斷位。打開系統中其他閥門使值處于正常工作狀態,目的是啟動壓縮機是能夠控制制冷劑的流量,以防“液擊”的產生。
4)對于新式的有油溫加熱器的壓縮機,啟動前應檢查曲軸箱內的油溫,若油溫過低,應適當加熱,以減少冷凍機油中溶有過多的制冷劑,防止在壓縮機啟動時,由于曲軸箱壓力急劇下降,使油中的制冷劑迅速揮發。把冷凍機油帶入氣缸中產生“液擊”現象,造成曲軸箱內的油零減少。
5)具有卸載-能量調節機構的壓縮機,應將能量調節閥的控制手柄放在能量最小位置,通過吸,排氣旁通閥來進行卸載啟動的老式壓縮機,應先把旁通閥門打開。
6)開啟蒸發器的冷卻水泵和冷凝風機,使冷卻水或風冷系統提前工作。
7)開啟蒸發器的冷媒水泵或冷風機,使冷媒水或冷風系統提前工作
8)檢查各壓力表是否處于開啟位置。
9)檢查,調整高壓控制器的保護動作值。該壓力調定值的大小,應根據制冷劑種類,運轉工況和冷卻方式等因素而確定.參考值如下:
R12的高壓保護的斷開值為0.95--1.05MPa,閉合值比斷開值低0.2--0.3MPa
R22的高壓保護的斷開值為1.65--1.75MPa,閉合值比斷開值低0.1--0.3MPa
R717的高壓保護的斷開值為1.5--1.60MPa,閉合值比斷開值低0.1--0.3MPa
此外,對于設置安全閥的裝置,安全閥的開啟保護壓力為1.7MPa±0.5MPa。其高壓控制器的保護動作值應比安全閥的開啟保護壓力低0.1MPa。
10)檢查,調整低壓控制器的保護動作值。低壓保護斷開值的大小應取比最低蒸發溫度低5℃的相應飽和壓力值,但不低于0.01MPa(表壓)。例如R12制冷系統的蒸發溫度to=—15℃時,低壓·控制器的保護動作值可取與—20℃相對應的壓力值,即0.05MPa.
R12的低壓保護的閉合值,比斷開值高0.05--0.10MPa;R22,R17比斷開值高0.1--0.2MPa.
11)檢查,調整油壓差控制器的保護動作值。有卸載,能量調節裝置時,油壓差可控制在0.15-0.3MPa范圍內,無卸載,能量調節裝置時,取0.075-0.1MPa.
12)接通電源并檢查電源電壓。
13)檢查制冷系統管路和水系統管路是否有泄漏現象。
二:機組啟動程序
起動機組的操作程序如下
1)準備工作完畢后,點動壓縮機,觀察壓縮機,電動機起動狀態和轉向,注意防止“液擊”的產生。再反復點動2-3次,確認正常后,則正式啟動壓縮機。
2)正式啟動后,緩慢打開壓縮機吸氣閥,如出現“液擊”應立即關小甚至關閉吸氣閥,待:液擊消除后再緩慢開啟吸氣閥。
3)開啟出液閥,向系統供液
4)若壓縮機設置能量調節機構,應根據吸氣壓力逐步調整能量調節控制手柄,每隔15min左右轉換一個檔位,逐步將其調節到所要求的容量。
5)若壓縮機有吸,排氣旁通閥,當完成卸載啟動,進入正常運轉狀態之后,應關閉吸,排氣旁通閥。
6)在啟動過程中應注意觀察,機器運轉,震動情況,系統高,低壓及油壓是否正常,檢查電磁閥,能量調節閥,膨脹閥及回油閥的工作是否正常等,待這些檢查項目都正常后,啟動工作結束。
三:機組運轉中的巡檢項目(制冷空調裝置正常運行的標志)
制冷空調裝置正常運行的標志,是操作管理人員的日常作業標準,是維修技術人員檢修驗收的主要依據。通過對自動化程度較高的制冷空調裝置,正式啟動后即可進入自動運轉狀態。操作人員應參照制冷空調裝置正常運行的標志,對以下幾個方面作定期巡視檢查:
1)電動機的工作電流不高于額定電流,工作電壓應在額定電壓±10%范圍內。
2)檢查電磁閥是否打開,可用手摸電磁閥線圈外殼,若感到發熱和輕微震動,則表明電磁閥以被打開。
3)壓縮機內無敲擊聲,若壓縮機正常運轉,膨脹閥開啟度合適,活塞,連桿,活塞銷及各軸承等間隙裝配適當,牢固,則運轉中只有輕微的壓縮機吸,排氣閥片的起落聲,不會產生敲擊或其他不正常聲響。
4)檢查壓縮機各摩擦部位的溫度,壓縮機各摩擦部位應潤滑正常,不允許產生超過環境溫度30℃或更高的激熱,否則可能造成摩擦面嚴重磨損,開啟式壓縮機的軸封和軸封溫度不超過70℃。
5)檢查油溫,在任何情況下,氟利昂制冷劑不超過70℃,氨制冷劑不超過65℃。油溫最低溫度不低于10℃。油溫過高或過低,都將影響潤滑效果和油泵吸油。
6)檢查曲軸箱的冷凍機油的工作狀況。一般曲軸箱正常油面應在示油鏡中間位置,如果是兩個油鏡,則正常油面應在上油鏡的中心水平線上,但最低不得低于下油鏡中心水平線或見不到油位,在壓縮機運轉過程中機油不應連續起泡沫。冷凍機油應色澤清澈透明,無懸浮物,無機械雜質。
7)檢查貯液器液面不低于示液鏡的1/3,應在1/3--2/3之間。
8)檢查油分離器,用手摸自動回油管,若感到有周期性的發熱,則說明油分離器的自動回油正常,否則表示浮球閥或管道發生故障。為了保證正常運行,應定期開啟手動回油閥進行回油,但在開啟手動回油閥時,要注意防止大量高壓蒸汽進入曲軸箱。
9)檢查油壓差,采用壓力潤滑的壓縮機,油壓差應保持在0.1-0.15MPa范圍內,最低不小于0.075MPa,對于設置卸載,能量調節裝置的壓縮機,其油壓差應保持在0.15-0.3MPa范圍內,但最高不超過0.35MPa。例如:一臺6FW7B壓縮機,油壓表讀數為0.29MPa,在空調工況下工作,其吸氣壓力為0.26MPa,顯然油泵的真正油壓只有0.29MPa-0.26MPa=0.03MPa。這是不正常的,應及時調整油壓調節桿,使油壓表壓力上升到0.31-0.4MPa時,才算正常。
10)檢查壓縮機的排氣壓力。正常情況下,排氣壓力與冷凝壓力,貯液器壓力相近,對于水冷冷凝器,一般R12的排氣壓力為0.6-0.8MPa,最高不超過1.2MPa。R22,R17的排氣壓力為0.8-1.3MPa,最高不超過1.8MPa,老系列產品R22和氨不超過1.4MPa,R12不超過1MPa。對于風冷冷凝器,隨冷凝溫度的提高其排氣壓力也相應的提高。R12一般只用于冷藏冷凍,其冷凝溫度一般不超過40℃,最高排氣壓力不超過1.4MPa,最低不低于0.7MPa,而R22即可用于冷藏冷凍又可用于空調系統,其排氣壓力應視具體情況而定。
11)檢查壓縮機的排氣溫度,過高的排氣溫度與冷凍機油的閃點(160℃)相差極小,這對設備是不利的,所以從冷凍機油熱穩定性上看,排氣溫度不能太高,太高時應停車查明原因。新系列產品R12不超過125℃,R22不超過145℃,R717不超過150℃,R13不超過125℃。對于老系列產品都不能超過110℃,具體的排氣溫度應視具體的工況而定,例如在空調工況下工作的制冷系統,其排氣溫度就比標準工況下的高
12)為滿足壓縮機排氣壓力和排氣溫度的要求,應定期檢測冷卻水系統水的進,出口溫度,在一定的水流量下,冷卻水進出口應有一定的溫差,一般立式冷凝器的冷卻水進出口溫差為2-3℃,臥式冷凝器為4-6℃,淋激式為2-3℃,蒸發式為5-10℃。
13)在冷凝溫度的控制上,殼管式冷凝器的冷凝溫度應比冷卻水出水溫度高5-9℃,比冷卻水進水溫度高7-13℃,風冷式冷凝器的冷凝溫度應比空氣溫度高8-12℃。
此外R12裝置的冷凝溫度應小于50℃(最好能在40℃以下)R22和R17裝置應小于40℃(最好不超過38℃)
。
14)冷凝器的冷卻水量應充足,水壓應滿足0.12MPa以上,水溫不能太高。
15)蒸發壓力應與吸氣壓力接近,制冷系統正常工作時,蒸發壓力與蒸發溫度呈一一對應關系,蒸發壓力。蒸發溫度隨冷間溫度要求而定,一般要求直冷型的蒸發溫度比冷間的溫度低8-10℃,間冷型的蒸發溫度比冷媒水的出口溫度低5℃。
16)檢查吸氣溫度,為了保證壓縮機的安全運轉,防止液體制冷劑進入氣缸發生濕沖程現象,要求吸氣溫度應比蒸發溫度高一些,在氟利昂制冷系統中,沒有回熱器的情況下,吸氣溫度要比蒸發溫度高5℃左右,有回熱器的情況下,吸氣溫度要比蒸發溫度高15℃左右,但不任何種情況,在氟利昂制冷系統中,壓縮機的吸氣溫度最高不應超出15℃,在氨制冷系統中,過熱度一般在5-10℃。壓縮機的吸氣溫度是檢查蒸發器工作狀況和吸氣管道隔熱層是否良好的標志之一。吸氣溫度的變化還可以反映出系統操作是否正確。
17)檢查壓縮機的吸氣管的結霜,結露情況。對于冷藏冷凍裝置,吸氣管應結霜,一般可到吸氣可,而對于空調裝置,吸氣可結霜為正常(結露情況還取決于空氣露點溫度的高低)若壓縮機氣缸結霜(制冷)或結露(空調),則屬于不正?,F象,說明膨脹閥調整不當或其他有關操作不正確,應及時調整。
18)檢查蒸發器的結霜,結露情況,冷藏冷凍裝置的蒸發器盤管應均勻地結滿“干霜”??照{裝置的蒸發器盤管應均勻地結滿露水。
19)氣缸壁不應有局部發熱,表面溫差不大于15-20℃。氟利昂壓縮機的氣缸蓋上應半邊熱,半邊燙。
20)干燥過濾器前后不應有明顯的溫差,更不能出現結霜,結露,否則就是干燥過濾器內部出現了“臟堵”故障。
21)在制冷裝置運行中,膨脹閥閥體應呈45℃結霜1,若閥體結露水或進口嚴重結霜則屬于不正?,F象,在空調裝置運行中,閥體應結露均勻而不應出現結霜。
22)檢查壓縮機及制冷系統各連接處有無油漬。開啟式壓縮機的軸封不允許有滴油,但允許有極少量的滲油,以保證摩擦面的潤滑,密封。除軸封之外其他部位不允許有明顯的油跡。對于半封閉和全封閉壓縮機,任何部位都不應出現滲油現象。
23)水循環系統的水泵運轉正常,無異常聲響,水管路及各連接處無嚴重漏水現象。
24)對備有能量調節裝置的壓縮機,應檢查該結構的手動調節是否靈敏,準確。
25)高低壓控制器,油壓差控制器調整適當,在要求壓力范圍內能起到自動控制和安全保護作用。所有溫度控制器的動作要準確,靈敏。
四:制冷空調裝置的停機操作程序
當制冷系統正常運轉,監測溫度達到調定值的下限時,溫度控制器動作,壓縮機自動停機,停機后一般不作操作處理,當制冷系統出現故障時,制冷空調裝置自動化控制和保護已非常完善,停機操作大都簡單易行,若裝置的自動化程度較差或因故需要手動停車時,一般可按下述方法進行:
1.制冷空調裝置短期停用時的停機操作
有的空調制冷裝置,如開啟式制冷機組,停機之后軸封等處容易發生制冷劑泄漏,應設法將低壓區排入高壓區,以減少制冷劑的泄漏,其操作過程如下:
1)在停機前關閉貯液器“或冷凝器出液閥”使低壓表壓力接近0MPa(或稍高于大氣壓力)。原因是從出液閥到壓縮機的這段低壓區域容易發生泄漏,使低壓區壓力接近大氣壓。目的減少停機時制冷劑的泄漏量。
2)停止壓縮機運轉,關閉壓縮機的吸氣閥和排氣閥,目的是縮小制冷系統的泄漏范圍
3)若有手動卸載裝置,將油分配閥手柄轉至“0”位。
4)待1-2miah后,關閉冷卻水泵,和冷媒水泵切斷電源
2制冷空調裝置長期停用之前,對制冷系統和電氣系統都要做好妥善處理其操作過程如下。
1)提前開啟冷凝水或冷凝風機,保證制冷劑能盡快冷藏,以防高壓壓力過高。
2將低壓控制器額控制線短結,使之失去作用,避免因吸氣壓力過低造成壓縮機的中途停機。
3)關閉貯液器(或冷凝器)的出液閥,起動壓縮機,讓壓縮機把低壓區(主要是蒸發器)的制冷劑排入高壓區(冷凝器和貯液器)。
4)當壓縮機低壓表指針接近0MPa時,使壓縮機停車。
5)若壓縮機停車后,低壓表指針迅速回升,則說明系統中還有較多的制冷劑,應再次啟動壓縮機,繼續抽吸低壓區的制冷劑。
6)若停車后低壓壓力緩緩上升,可在低壓表指針回收至0MPa時,立即關閉壓縮機吸,排氣閥。
7)如果壓縮機停機后,低壓表指針在0MPa以下不回升,則可稍開分油器手動回油閥或打開出液閥,從高壓區放回少許制冷劑,使低壓區保持在表壓0.02MPa左右的壓力。
8)關閉冷卻水的水泵或風冷冷凝器的冷卻風扇。
9)裝置長期停用或越冬時,應將所有循環水全部排空,避免凍裂。
10)將閥桿的密封帽旋緊,將系統所有油污擦凈,以便于重新起動時檢查漏點。
11)將制冷系統所有截止閥處于關斷位,以縮小泄漏的范圍。
12)對于帶傳動的開啟式壓縮機,應將皮帶拆下,避免壓縮機長期單向受力而變形,引起軸封滲漏。
13)將配電柜中的熔斷器摘下,在醒目處掛禁動牌。
五:緊急停機處理
緊急停機是制冷空調裝置在運行過程中遇到意外故障或因外界影響對制冷系統帶來嚴重威脅使,所采取的應急措施。需緊急停機時,操作人員切忌驚慌失措而亂關控制閥門或電氣開關,應沉著而迅速的采取有效措施,謹防事故的蔓延和擴大。
1.突然停電的停機處理
在運轉過程中遇此情況,對于自動化程度不高的老式設備,應立即關閉供液閥,停止向蒸發器供液,以免下次啟動時因蒸發器液體過多而產生濕壓縮,然后關閉制冷壓縮機吸,排氣閥和貯液器的出液閥。對于氟利昂系統,因設置了電磁閥,可不作上述處理。之后拉下電源開關,查明停電原因,確認事故排除后,可重新起動。
2.冷卻水突然停水的停機處理
冷卻水突然中斷時,應立即切斷電源,停止制冷壓縮機運轉,以免高壓壓力過高,然后再關閉出液閥,壓縮機的吸氣閥。查明,排除故障后,可重新啟動機組。如因停水使系統或設備安全閥超壓跳開,還應對安全閥試壓一次。
3.冷媒水突然停水的停機處理
冷媒水突然中斷時應立即切斷電源,停止制冷壓縮機運轉,以免蒸發器結冰,凍裂管路。再關閉出液閥,壓縮機的吸氣閥。查明,排除故障后,可重新啟動機組。
4.壓縮機出現故障時的停機處理
壓縮機出現下列故障時,可執行正常停機操作,油壓過低或壓力升不上去,油溫已超過允許值,軸封處制冷劑泄漏嚴重,壓縮機有敲擊聲,發生比較嚴重的“液擊”現象,排氣壓力及排氣溫度過高,卸載機構或能量調節裝置失靈,冷凍機油太臟,
5.遇火警時的停機處理
當機房或相鄰建筑發生火災時,應立即切斷所有電源,迅速打開制冷系統中能與大氣相通的開口,使制冷劑迅速排出,已防高溫使制冷系統發生爆炸事故。如情況緊急,應先切斷電源,如情況嚴重,操作人員要及時跑出車間,拉開裝在車間外部的電源開關,將車間內所有電動機的電源切斷。
無錫海茂制冷設備有限公司,專業維修各種品牌大型冷水機組,回收約克冷水機組,回收特靈冷水機組,回收開利冷水機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