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系統的放空氣操作程序
一、制冷系統中混有空氣的原因
空氣混入制冷系統過程中,是不易被察覺的,主要原因如下;
1)制冷系統安裝或檢修完畢之后,未能把系統中的空氣或氮氣(用氮氣壓力撿漏)徹底抽盡就注入了制冷劑。
2)添加制冷劑或冷凍機油時,因操作不規范而帶進空氣,例如沒有排除充氟管內的空氣等。
3)制冷系統的低壓區處于負壓下運行,從漏點滲入空氣。
4)壓縮機排氣溫度過高,部分制冷劑或冷凍機油的熱穩定差,分解出不凝性氣體。
二、制冷劑中混有空氣的危害
導致冷凝溫度升高 因為空氣等不凝性氣體在冷凝器的傳熱面附近形成氣膜熱阻,使冷凝器的傳熱系數下降,放熱量降低,從而導致冷凝壓力和冷凝溫度升高。
導致壓縮機的排氣壓力升高 冷凝器內的總壓力應是制冷劑蒸氣的分壓力和不凝性氣體分壓力之和。由于冷凝溫度升高,相對應飽和壓力(即制冷劑分壓力 )增加,再加上不凝性氣體分壓力。其總壓力比不凝性氣體時的冷凝器壓力大得多。排氣壓力升高導致壓縮機的容積效率降低,功率消耗增加,制冷量減小。另外,壓縮機對不凝性氣體進行壓縮,也會引起功率消耗的額外增加。
.導致壓縮機的排氣溫度升高 冷凝壓力的升高會導致壓縮機的排氣溫度升高,另外,空氣的絕熱指數大,壓縮后的終點溫度高,從而也導致排氣溫度升高。排氣溫度過高會引起壓縮機摩擦面的潤滑惡化,也會使冷凍機油和制冷劑產生分解,還會使壓縮機溫度系數下降、輸氣系數下降。
導致腐蝕性增強 空氣進入制冷系統,空氣中的水分的氧氣加劇了對金屬材料的腐蝕作用。
三、制冷系統中混有空氣的現象
壓縮機排氣壓力表指針出現擺動,而且擺動幅度較大,速度較慢。即使系統中不含有空氣,表針也會擺動,但擺幅小,速度快,例如,把排氣閥閥桿旋出到底時,再旋入2-3圈時,此時的三通位表針會劇烈擺動。若緩緩旋出閥桿,使之接近打開位,此時的三通位指針不會擺動。
壓縮機排氣壓力和排氣溫度都高于正常的壓力和溫度。冷凝溫度也升高。
蒸發壓力和蒸發溫度升高
壓縮機的回氣溫度升高
冷凝器前部和后部的溫差較大
壓縮機氣缸蓋的溫度升高
四.制冷系統中含有空氣的判斷方法
若制冷機組允許停機12小時以上,可進行如下的測量操作,來判斷系統中是否含有空氣
關閉貯液器或冷凝器的出液閥
提前開啟冷卻水系統或冷凝風機
啟動壓縮機,將低壓內的制冷劑排入冷凝器或貯液器內。
將低壓區制冷劑抽空后停車,關閉壓縮機吸氣閥,繼續開啟冷卻水或冷凝風扇,使氣態制冷劑最大程度的冷凝
制冷系統,冷卻水系統或冷凝風機停機12小時以上,使制冷劑和冷卻水或周圍空氣的溫度相等,因為有溫差就有傳熱存在,直到溫度完全平衡。
測出冷卻水的溫度,或測出風冷冷凝器的散熱片的周圍空氣的溫度,這就是制冷劑的實際溫度T a
根據T a,查壓焓圖或制冷劑飽和熱力性質表,得出T a對應的飽和壓力P a
讀出高壓表的壓力值,這個表壓力加上一個標準大氣壓,就是制冷劑的絕對壓力
比較P a和P b的大小,若二個值很接近,說明空氣以基本放凈,若二個值相差較大,證明空氣還末放凈,需要繼續排放空氣。